服務熱線
4006-598-119
傳感器是火災探測器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依賴于對環境中煙霧顆粒的檢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傳感器表面可能會積聚灰塵和其他污染物,導致探測靈敏度下降,甚至可能無法正常工作。增加污染報警功能,能夠及時提醒用戶清潔或更換傳感器,確保探測器始終保持高效、可靠的工作狀態。
使用一段時間后的探測器被拆開后,往往內部是這樣的:
按舊標準,探測器被污染后不會報故障信號,這就導致探測器污染后依然在長時間運行,用戶卻不得而知。但被污染的探測器會影響報警閾值,從而在真正火災狀態下影響報警,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
報臟后應如何處理?
輕度污染:可使用專業的清洗工具進行清洗。
重度污染:可結合人工及產品硬件成本,考慮是更換還是維護保養。一旦數量較多,人工清洗超過探測器自身成本,則建議直接更換,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老規范下的傳感器應如何保養?
傳感器(探測器)應由維保人員定期進行人工檢查,《火災探測報警產品的維修保養與報廢 GB29837-2013 》第4.2條規定,具有響報臟功能的消防煙感探測器,在報臟時應及時更換清洗和保養。不具備報臟功能的探測器要按廠家說明書進行處理,如沒有詳細說明應定期每兩年進行一次清洗或標定。可燃氣體探測器的氣敏元件達到生產企業規定的壽命年限后應及時更換。